中华经典 | 《论语七则》(李山)
【往期选链】
“中华经典资源库”是一个展现、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,是教育部、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重要精神,实施《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2-2020年)》启动的重大项目。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、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,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,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,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。
论语七则
论语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讲解专家:李山(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)
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《论语》中几个段落,要论一部经典著作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的塑造,大概非《论语》莫属。从汉代以来,能读书的小孩子,有条件的家庭都要读《论语》,另外还有一部《孝经》,包括汉代的皇帝。这部书记录了我们的先师孔子的一些言论,说起来它不是文章,它是孔子对学生的一些人生嘱告,也可以说是一些精美的约言。关于《论语》我们一般应该全读,我们这里选了几篇跟大家一起来谈一谈。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《论语》开篇第一个字是什么?“学”。学习是贯穿在孔子一生的一个基本精神,也是儒家的一个特点。所以说“学而时习之”。“时”,有些注本解释成时常、时而,后来的有些学者就挑剔了,说在先秦时期,“时”没有这个意思。“时”有的时候当“是”讲,但更多的是当按时讲。总而言之,我们注意这个“时”字,不要把它讲成时常,好像强调勤奋,这里按照先秦的语义来说就是要按时、要讲究时节。“时”之后是“习”,这个“习”也有人讲成复习,也对,但是可能这个“习”字比这个复习功课的意思更宽阔一些,是操练、是实践,学了一个东西,按照恰当的时节进行操练,这样的话你就会长进,就会有收获,就有心得,这样的话学习就会是快乐的。
所以下面就是“不亦说(yuè)乎”,这个“说(yuè)”,这个字大家一看,写的是“说(shuō)”。对了,在比较早的时候,先秦时期,我们就用“说(shuō)”这个字来表达“悦”这个字的意思,竖心这个“悦”是稍微后期的,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是快乐的问题。那什么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呢?我们时时刻刻有长进,总觉得自己有长进,觉得自己是知识的主人,觉得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边是一个自由的、主动的翱翔者。当然,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积极配合。而如何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事情,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教学的一大任务、一个难题。
接着往下看,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(lè)乎”。这个“乐(lè)”字不要读成“乐(yuè)”,这个“乐(lè)”也是高兴,跟“说(yuè)”字差不多。那么“有朋”这两个字,有的本子把这个“有”字写作友谊的“友”,说是同门为朋,同志为友。有的本子就作“朋友”,所以这里面有差别。我们且不管它,就按今天的读法,这个“朋”字就是指朋友。朋友,老的解释就是指同门。孔子的教学影响越来越广泛,天下四方的有志青年都来了,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。
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”。这句话有歧义,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“人不知”后面没有跟宾语,所以历来有两种解释:一种解释是我教学,我总教,他总不会,于是老师开始恼怒、发脾气了,孔子在这里提醒,作为教学,这样做是不对的,老师在课堂上也好、在生活中也好,只要跟学生发脾气,无一例外的都意味着教学的失败——这是一种解释。还有一种解释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,或者更可取,就是我们做事情——比如说我在这儿教书,教了快很多年了,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教师会议,我说我是李某某,人家不认识我,我心里面就开始恼怒了:你这个家伙你怎么学的,你连我都不知道。这个恼怒,诸位,你没有读过《论语》你可以恼怒,读了《论语》以后就要注意了,夫子说了,这不是君子的做法。“人不知而不愠,才是君子”,人家不了解你,你就愠,不能说你是君子,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你是小人。所以实际上在最后这一句话里面,有一个我们如何自处自己,如何摆正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的问题。
总之这三句话,强调学习。孔子自己说过,十室之邑,论忠信。大意是,哪怕是十个人的小村子,论忠信之道,像我孔丘这样的人能找到,但是要找像我孔丘这样好学的人就难了。他甚至说过,为什么有些人始终处在下层,没有长进,就是因为他们遭遇了困难也不知道去学习。所以,学习是儒家的一个基本精神。而这三句实际上就是做人的总原则,我们要好好地处置我们自己,我们不要太矜持,也不要经常高估自己,要谦虚做人。当遇到别人不了解我们的时候,我们要从自己方面找原因,而不要把矛头指向别人,那不是君子的做法。
接着,我们看下一段,也是出自《学而》,是曾子的话。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曾子就是曾参,他是孔子的学生。在儒门中一说到曾子,大部分主要是指曾参。曾参的父亲、儿子也都很出名,但是我们一般不称他们为曾子。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这个“三”过去有些老先生把它读成“三(sàn)”,这是一个破读,表示再三的意思。也有人认为这个“三”就是指下面的三件事。现在一些学者的看法还是认为多次的、反复的这个意思的比较好。我多次反复地思考自己、反思自己,主要是指下面这些事情:第一,“为人谋而不忠乎”。替别人谋划,替别人出主意,我是不是尽心尽力地去做了呢?这实际上涉及到忠信之道。第二,我跟朋友交往,我言而有信了吗?前面一个是忠,后面一个是信。关于忠信这俩字,孔子曾说:“言忠信,行笃敬。”他说这六个大字,其中“言忠信”,是指说话算数,为人谋而忠诚。还有就是做事要认真、要踏实。所以曾子是很忠诚地遵循着老师的教诲——我“忠”了吗?我“信”了吗?另外,“传”,也有两个解释。我作为老师,我要教给学生的、要传给学生的,我准备好了吗?我操练熟悉了吗?我预习了吗?即所谓“传不习乎”。还有一种解释,老师教给我的知识、教给我的一种技能,我复习了吗?我操练熟了吗?这即是敬业,也是行笃敬。所以,曾子这个人,孔子说他很鲁钝,但是他很诚挚,他对夫子的话谨守勿失。这句话,我们一方面说显示曾子的性格,另一方面对我们一般人的人生也有一个嘱告和教诲的意思。
而第三段,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这段文字选自《论语》第二《为政》篇。最早给孔子写传的是他自己,而这句话,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孔子的小传,在这里他介绍了自己的一生。我们来看,“吾十有五”,即我们现在的十五岁。在这个地方孔子说的很平实,不是说我三岁就知道学习。那么,“三十而立”是什么?三十而立就是立于礼,也就是我可以独立地在这个社会中,可以独立地处一些事情,即我已经可以独立了。经过一番学习做人的道理,一个人站立起来了。“四十而不惑”,孔子一生都在学习,到了四十岁,人生理想坚定,知识也很丰富,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诱惑、对社会上的干扰不会迷惑,不会再迷失人生的方向。“五十而知天命”,如我们常说,今年你多大了?知命之年。即五十了、五十左右了。这个知命,古来解释就多而复杂了,像魏晋南北朝有种解释,孔子到五十岁知道有些事能做,有些事不能做,比如说他堕三都——他想在鲁国实行恢复邦家政治的合法秩序的行为失败了——他就觉得做不了。“六十而耳顺”,到了六十岁耳顺。耳顺这个解释古来也是很麻烦,一般都说耳朵听什么都顺,你横着说、逆着说,你是含蓄着说,你是比兴着说、打着比喻说,我都能找到那个实意了,即便实意不合我意,但我不会生气,这就是人生境界成熟的表现。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,心怎么想就怎么做,不会超越规矩了,做人由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,即老话所说的“不勉而中”,譬如一个人成熟的艺术家,在钢丝绳上走,怎么走他都是稳定的,不会掉下来。这是修身养性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达到的一种纯熟境界,所以我们有个词叫炉火纯青。而由于孔子七十三岁就去世了,这个小传就写自他七十岁以后,可以概括他的一生。而我们现在看,首先得到一个印象,这是一个奋进的人生。顺着日子活,十岁、二十岁、五十岁,你也未必有这种体验。这种体验是在破译人生是什么的时候所得出的感受。另外,这种人生对我们有启示。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三阶段:少年志于学,中年有成就,老来有境界。这就是人生三个阶段,俄狄浦斯神话里面说,有一种东西,早晨四条腿,中午两条腿,傍晚三条腿,还是三个阶段。叔本华他们分析人生也还是三个阶段——少年、中年、老年。少年要用功,中年才有成就,老了活着才踏实、才有境界。所以这话虽然是孔子在叙述他的人生,对我们却仍然有启迪意义。
接着我们再看下面一段。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人是有局限性的,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,我们不能预知未来,可以说,凡是市面上能预知未来的人都是骗子。那我们要了解未来怎么办呢?我们得去看过去的事情。“温故”,温习过去的事情,我们从而得出新的看法。故而有人说,倘若你想了解一个民族、一个家国的未来,那你就看他的历史。小的时候,我们做题,式子题还好,一做应用题,我们就抓瞎。为什么?我们不会找,找不到它给我们提供的条件。这,就是我们不会温故。而有了条件,你就可以知新。由此可知,温故知新是我们人类致知的一个方式。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“罔”,迷惑。学了不思考,老师教什么就记什么、背什么,而不是把它化为自己的知识,因而越学越糊涂。而光“思”不“学”,就像一壶开水,你只让它开了却不放米。那么,这个“殆”字什么意思?还是疑惑的意思,跟迷惘差不多。有人把它解释成危险,那不是这里的语义。所以这段话强调的是学思并用,告诫我们要做有心人。学习,一边学,得想想为什么,找找里边的内在逻辑和窍门,从而理解了,把知识化为己有,将来才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。此外,学在前,思在后,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。
然后下一段,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,对一个事物,只知道它,不如喜好它,只喜好它,还不够,不如乐它。有一句老话叫“人怕投错行”,即如果你干错了行,怎么干这个活你都不喜欢,而不喜欢它你永远干不好这个事情。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才华,何为特殊的才华?喜欢它,干这个事情便大乐,不知疲倦,不知黑天白夜,甚至头不梳脸不洗,饭不吃觉不睡,像牛顿在从事科学实验的时候,他就经常忘乎所以,这就是乐之者。我们人生的成就有大有小,但凡干出大成就的人,对他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乐之者——全身心地投入,他觉得干这件事情比天下所有的事情都美好——这就是乐之者,这就比一般的喜好要深入多了、全多了,他们是全身心的投入,要比一般的好要强。由此,这句话正应了我们的一句现代话,即兴趣是天然的老师,我们也可以说兴趣就是你的才华所在。这正是要告诉我们,每个人应发现自己的特点。从哪儿发现?从你的兴趣去发现。
下面是最后一段,我们选的是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孔子强调学习,如前面第一段的“学而时习之”。这一段是讲什么呢?“三人行”,很少的人在一起走,都有我的老师。有人质疑,三人行,另两个人一定比你强吗?我们应注意下面这句话。学习有正学习,也有反学习。“择其善者”,有比我强的,我就正面学习,向他看齐。有比我差的,“不善而改之”,要借鉴,反学习。这句话老子也曾说,善者是不善者的师,不善者是善者的资。所谓师与资,学习,永远要抱着一种机警的学习心,看到比我们强的学习,看到比我们差的要力戒。这,就是孔子的为人。他时时刻刻在用来自各方的信息激励自己、加强自己、防范自己、约束自己。其中是一种学习的精神。而学习是什么?学习,先要有模仿,然后变成觉悟,这个过程贯穿在《论语》之中。我们仅选了他六七段文字,但是关于学习实际上已说了好几回了,可见对学习的重视是孔子的一贯精神。
【收听】